人体十二部刮痧方法及罐印分析

发布时间 :2018-09-14 作者:文老师

全息奇穴刮痧是第四代刮痧法。它总结了经络、全息、腧穴、奇穴等优势于一身,并且把中医的辩证总结为:上病下治、左病右治、患病健治、脏病腑治(腑病脏治)、内病外治、经脏(腑)同治等辩证法来指导刮痧疗法,在临床中往往取得奇效。
下面把人体全息奇穴刮痧法十二部列出以飨读者。

全息奇穴刮痧法人体十二部

一、 项背部

1、项区:双侧风池至双侧肩井(先左后右),风府穴至大椎穴。
主治病症:神志病、声音嘶哑、咽喉病、眼病、头项病。为眩晕、呕吐 特效奇穴区。
2、背区:大椎穴水平线至至阳穴水平线。
主治病症:一切肺病、心脏病。左肩胛部位为心脏的特效奇穴区,右肩胛为胆囊炎特效奇穴区;风寒感冒特效。肩胛部位寒凉特效。
二、颈胸部

1、颈区(揪痧):两侧人迎穴至缺盆穴,中间廉泉穴至天突穴。
主治病症:舌、咽喉、声音嘶哑、哮喘、食道、颈部病。慢性咽炎特效奇穴区、甲状腺疾患特效奇穴区。
2、胸区:天突穴水平线至鸠尾穴,以任脉为正中线向两侧刮拭(女性由外向内刮拭)。
主治病症:胸部疾患、一切肺、心脏疾患。乳腺增生特效、月经不调特效。
三、 腰骶部:至阳穴水平线至腰俞穴水平线。
主治病症:肝、胆、脾、胃、肾、膀胱、大肠、小肠、后阴、经带病。八髎穴区为男科、妇科特效奇穴区。
四、腹部少腹部

1、腹部区:鸠尾穴至神阙穴,两侧至带脉穴。自上而下、由内向外刮拭。
主治病症:肝、胆、脾、胃病。
2、少腹部区:神阙穴至中极穴,两侧至带脉穴。自上而下、由内向外刮拭。
主治病症:月经、带下、前阴、膀胱、肠道病。
五、腋下部:心经极泉穴至带脉穴(相当于胆经腋下皮部)。
主治病症:心脏、肝、胆、脾、淋巴系统、胸胁病、经带病。极泉穴区(腋窝)为心脏特效奇穴区。
六、臂三阳经(外侧)部

1、上臂外侧区:三焦经、大肠经、小肠经上臂皮部。
主治病症:肩、臂、肘外侧病、大肠、小肠病。
2、下臂外侧区:三焦经、大肠经、小肠经下臂皮部。
主治病症:头、眼、鼻、口、齿、咽喉、胁肋、肩胛、神志、发热病。
七、臂三阴经(内侧)部

1、上臂内侧:心包经、心经、肺经上臂皮部。
主治病症:肘臂内侧病;心、心包、肺病。
2、下臂内侧:心包经、心经、肺经上臂皮部。
主治病症:胸、肺、心、咽喉、神志病。
八、臀部:髂棘水平线至承扶穴,两侧至环跳穴。
主治病症:坐骨神经痛、肠炎,便秘、膀胱炎、尿道炎、尿潴留、睾丸炎。 男科病、妇科病特效奇穴区。
九、腿阳明胃经皮部

1、大腿区:胃经髀关穴至鹤顶穴。犊鼻穴至解溪穴。
主治病症:腿、膝部病、神志病、胃病、热病、咽喉、前头痛、牙痛。
2|、膝盖区:膝盖(打痧)。
主治病症:一切膝盖病症。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、关节积液。
3、小腿区:犊鼻穴至解溪穴。
主治病症:胃肠病、小腿部疾患。
十、腿膀胱经皮部

1、大腿后部:承扶穴至委中穴。
主治病症:臀股、后头、背腰、后阴、臀股部病。
2、委中穴区:委中穴周围腘窝区(拍痧)。
主治病症:腰背痛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、腓肠肌痉挛、痛风、关节积液。
痔疮特效奇穴区。
3、 小腿后部:委中穴至昆仑穴。
主治病症:腰背、后阴病。
十一、腿三阴经皮部

1、大腿内侧区:肝经急脉穴至膝关穴。
主治病症:经带病、妇科(男科)病、泌尿、前阴病。
2、膝关穴至肾经太溪穴。
主治病症:经带病、脾胃、前阴病、泌尿。
十二、腿少阳胆经皮部

1、大腿外侧区:环跳穴至阳关穴。
主治病症:腰骶、膝股关节病。
2、阳关穴至悬钟穴。
主治病症:胸胁、颈项、眼、侧头病

 

全息奇穴刮痧即可用于治疗,也可用于保健。它对改善人体不良体质,如:血瘀型体质,痰湿型体质,寒性体质,湿热型体质等,都有非常好的效果。但是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这个一定要按照疗程来进行。

刮痧,是疏通经络的速通车,痧出,则气血畅通。除了治疗颈肩腰腿头疼的毛病之外,还可以治疗乳腺增生,失眠,妇科炎症,男性前列腺炎,脾胃失调,肝胆瘀滞,等等很多常见病,对慢性病,像高血压,心脏病患,糖尿病,高脂血症,中风后遗症等,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,使患者慢慢免除终生服药的痛苦,提高自身免疫力,激活身体抗病能力,其简单好学,安全易操作,见效迅速的优势,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接受。

以下为罐印分析:

一:看颜色

1:红色---代表血热,血燥,身体容易引发炎症,易发脾气
2:紫红---有寒气进入体内,伤害内脏只在表层
3:紫色---寒入内脏,容易出现如---胃寒,宫寒等现象
4:紫黑---寒入脾心,准备生病
5:黑色---重度寒气渗入身体内脏,已经生病了

二:观区域
1:后头劲项区---是反应头部颈部问题 若此区出现异型及压痛点:表示可能头痛,颈椎骨刺和增生,高血压或咽炎等疾病发生
2:脊椎区---代表睡眠,睡眠质量不好
3:双侧肩背区---反应肩部问题
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,如果有异状,则有可能有头痛,肩膀酸痛,落枕,手脚酸痛,易发酸涩,眼痛等诸症;
⑵如果出现紫色痧症,看是否有风湿或已经风湿了;
⑶如果大板经的肌肉过紧厚,有红色带点,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,分开来说右肩出痧较重,二是说明伏案工作程度,职业病,左肩出痧说明用脑过度
4:心肺区(胸椎1—5,6节)---反应呼吸问题
⑴若此区出现压痛,僵硬和红点则有可能有感冒,胸闷,心肺功能不足等问题
⑵心肺燥热时:晚上易口渴,易干咳;额头易长斑痘,且额头皮肤偏干;人易烦躁,严重时易出鼻血;舌头较尖,舌体偏红,亮颧骨易潮红,手心潮热,唇色偏红,易自汗(即静坐时都易出汗)
⑶心肺功能偏虚时额头易有抬头纹,偏干,唇色偏淡,宗气不足,讲话虽然用尽了力气,仍然很小声,容易气喘,易得鼻炎,脸色苍白,易盗汗(即晚上睡觉时偷偷出汗)
5:脾胃区(8,9—11,12节)---反应消化问题
⑴若此区出现异状,紫黑色或面压点痛和痛肿处,腰背酸痛,会因为肝功能不健全而引发的疾病。
⑵脾不好,眼圈是偏紫红色的,偏虚时,皮肤暗淡无光泽,偏虚时,脸色苍白,无光,易松弛,嘴唇偏干,脱皮,口味淡,无味,人消瘦,身体较弱,易头晕目眩。
⑶脾偏湿时,水湿运化不出去,瘀池在脸上,导致脸色偏黄,易长眼袋,脸色出现暗疮,酒糟鼻,上半身虚胖,舌有齿印,舌苔偏淡。
⑷胃不好时,黑眼圈是偏黑的,不消化,偏瘦,舌偏干,偏红,黏,易口渴,当胃很差时,是没有舌苔的。
6:肝胆区(5,6—8,9节)---反应排毒问题 若此区出现压痛点,异点,僵硬块,痛,肿胀和紫黑色,则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,肠胃胀气,急慢性肠胃炎,腰痛
7:腰肾区(12—腰5节)---反应内分泌问题
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,僵硬,肿胀和紫黑色,则有可能出现膀胱炎,肾虚,肾脏功能失调,糖尿病,水肿,腰痛,尿频,闪腰等疾病。
⑵雄性激素分泌过旺:嘴周易长痘,毛发较粗,皮肤分泌油脂较多,脾气较暴躁,易口渴,且五脏六腑都较热。
⑶雌性激素分泌过旺时:嘴周皮肤相对比较黄,皮肤偏干,脸色也有点偏黄,无光泽,脸上或嘴周容易长斑,人易烦躁,易得更年期综合症。
8:臀部骶椎区---若此区出现肌肤颜色变乌黑,有酸痛,肿胀处,则有可能坐骨神经痛,月经不调,子宫炎等疾病。
9:肩胛手足区---若此区出现异型,压点痛,肿痛,则有可能出现手足病,膝盖酸痛,四肢胀痛,血管硬化。

三:看形状
1:片状—表浅,有问题只在表层
2:小点—湿热或寒湿,代表长时间的点滴累积而形成的,如果不排除,容易引起内风湿或关节炎
3:中点---病理前兆
4:大点---病灶反应
5:水泡---风湿或内风湿已经形成

 QQ
电话
18501054787
置顶